2015-11-09

天使分享

夢田公益天使~柏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終究會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回上層列表

夢田公益天使郭柏伶這次和我們到新北市汐止區保長國小和學生分享她的成長故事。柏伶和媽媽都是「先天性成骨不全」即俗稱的「玻璃娃娃」,媽媽要讓柏伶懂得自我負責、獨立生活,國小時就開始接受矯正治療,這過程對柏伶來說,是難以忍受的疼痛和不便,更有其他同齡孩子特殊的眼光,柏伶的個性原本就害羞內向,治療時雙手輪流需掛上鋼架至少各半年,這讓柏伶更沉默寡言。


柏伶問保長國小的學生,幾歲開始你們自己會洗澡刷牙、自己可以穿上衣褲鞋襪,柏伶在尚未接受矯正前,她的雙手無法彎曲自如,所以洗臉吃飯生活大小事,幾乎都要媽媽從旁協助,因為骨頭像玻璃一樣脆弱,有時打個噴嚏、踩個蟑螂、伸個懶腰,都可能造成她骨折。媽媽為了就近照顧她,在學校擔任志工,上下學都陪著,母女倆經常就是學校、醫院和家裡三頭跑。


治療的過程雖萬般辛苦,但柏伶咬著牙也要撐過去,她不想一輩子都依賴媽媽及家人打點生活,所幸治療後,有明顯進步,原本靠媽媽才能完成的事,現在都可以自己做到,不過還是有些不方便之處,因雙腳骨頭一樣很脆弱,走路會慢些,避免與他人碰撞,如廁時若沒有坐式馬桶,只有蹲式的廁所,柏伶就寧願強忍著,也不要弄得自己一身狼狽。這些我們生活上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對柏伶來說,卻是輕忽不得的大事。


柏伶個頭嬌小、聲音也小,以前的個性很膽怯,她參加先天性成骨不全協會合唱團時,老師問她姓名,她回話時太小聲,老師再問一次,柏伶竟被嚇哭。後來,因為經常和協會的夥伴們一起宣導和表演,漸漸有了自信。上大學時,考量交通距離,柏伶決定住宿,媽媽和學校老師們剛開始都認為這個危險、那個不方便,擔心柏伶無法照顧自己。「家人親友師長們對我的種種保護關心,有時反而限制住我某些發展能力。」柏伶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安心安全的在外生活。


柏伶也熱中學校服務性社團,成長過程中,受到許多貴人天使的關照,她除了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協會的服務活動外,也去做自閉症兒少關懷陪伴、老人陪伴等。她鼓勵小朋友,不要因為外表的高矮胖瘦美醜而去評斷一個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終究會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要把握自己的獨特並且認同自己。


保長國小學生聽完柏伶分享後,也上台來提問和感謝自己生命中的天使,這是一個美好的下午,感謝保長國小師生們耐心聆聽柏伶説她的成長故事。也期許小朋友們能夠記住柏伶姐姐面對生命的不完美時,勇敢的找到自己的路,勇敢的朝人生目標前進。

郭柏伶在保長國小分享的活動圖檔:

104夢田公益天使~柏伶於保長國小


1.jpg2.jpg5.jpg14.jpg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