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聯合國世界關懷自閉症日,夢田公益天使鄭念茲在小學時期確診為亞斯伯格,他在自閉症日前兩天和我們一起到新北市鶯歌區昌福國小做生命教育分享活動,許多人覺得亞斯伯格是一種病,他開場就對學生說,其實亞斯伯格並不是生病喔!也不是吃藥就會好,它是一種人格特質,他以自身為例說,亞斯伯格並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隨著年紀愈大、他越認識自己,在追尋人生目標時,身邊有支持、鼓勵他的親友,就是幸運又幸福的事。
念茲對昌福國小學生們說,自閉症有一些表徵,例如:他們難以和人建立適當的人際關係、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好、難以接受環境的改變、有時候會有過當的情緒、不知道什麼叫做適可而止、與人互動時無法做眼神接觸、對特定事物異常執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不被了解、孤立、孤單的時候,念茲不輕易放棄,他努力融入團體,加強訓練發揮自己的長處,讓大家逐漸接納和理解他。
念茲是在高三那年畢業前夕,獲得總統教育獎的肯定,他回憶起當時老師要他準備資料參加徵選時,他還不了解這個獎的意義,為了不讓老師失望,他徹夜不睡要把這份資料,做到最完美。他通過初選後,有來自教育部組成的專家學者評審委員們到校訪視他時,他才覺察到這個獎好像很不容易,原來是教育部為了鼓勵克服逆境、積極向學、向上的優秀學子而設定的獎項,他發現自己和其他獲獎人相較起來,其他人所要克服的障礙遠遠大過於他,他有點汗顏。
昌福國小的學生問他,念茲哥哥你以後的夢想是什麼?念茲說,我現在23歲,就讀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系研究所,未來應該不會在中小學工作,因為我沒辦法每天都聽人家講話,我也確定自己當不了心理師,未來可能會在大學校園工作。念茲也對學生說,人越大就會越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一直到今天,他的夢想也還再調整改變,他鼓勵學生,要達成目標不能只有空想,一定要勤於練習、付出心力和時間,才有可能美夢成真。
謝謝昌福國小師生們,給夢田公益天使念茲一個實踐自我理想的機會,他從一個不擅溝通表達的亞斯伯格,到站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自己成長經驗,甚至得去面對和剖析成長過程中,在同儕間容易被孤立的窘況和較負面的回憶,念茲再一次證明自己可以獨立自主,也有能力獨當一面。
鄭念茲在昌福國小分享的活動圖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