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田公益天使徐凡甘這次是到新北市柑園國小對四五六年級師生講述他的成長經歷,凡甘國中時被醫生宣判須終身洗腎,每天每4小時一次的腹膜透析讓他失去時間的自由、每周要2~3次到醫院做12小時的血液透析讓他失去運動的自由,兩種洗腎方式他都經歷了。
有一次凡甘住院,爸爸到醫院看他的途中出車禍,爸爸送醫時的腳踝血肉模糊、粉碎性骨折、甚至還看到神經,凡甘自責又心痛!媽媽原本是郵局的郵差,但當時家裡有三個需要照顧的人,包括受傷的爸爸、須終身洗腎的凡甘、以及有癲癇及智能障礙的凡甘大哥,家裡只靠媽媽白天工作,經濟也越來越吃緊。
凡甘的媽媽因長期積勞成疾,後來罹患癌症。凡甘有一回住院時,不自覺走向病床旁的窗戶,漫長無期的洗腎加上不想再給家人負擔,他想,只要縱身一跳,所有痛苦都會立刻消失。這時,腦海裡耳邊卻突然響起了一陣哭聲,那是媽媽在陪凡甘就診時,聽到醫師說凡甘的腎臟已嚴重損壞必須終身洗腎時,媽媽非常驚訝又震驚的放聲嚎啕大哭,這是凡甘從小到大15歲以來第一次看到堅強的媽媽這樣大哭。
凡甘說,他不知道為什麼他想跳下去一了百了的那個當下,當他回頭看著累壞了趴睡在他病床旁的媽媽時,突然有個聲音拉住他,他看著媽媽的背影,跳樓的念頭就消失了,走回病床的他躺了很久,他想,人生最痛苦的事他都經歷了,如果不跳樓,他該怎麼辦,後來凡甘想通了,他如果死了,他的痛苦也許會消失,但活著的其他人會更痛苦,他的爸爸、媽媽、哥哥、親友和同學,這些愛他、關心他的人卻要花好一陣子也許一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去承受那破碎巨大的痛苦,他不可以自私的只想到自己,他不可以拿自己的生命,去交換他人生命中的痛苦。
凡甘很感謝這一路上鼓勵陪伴他的天使貴人,他的主治醫師曾對他說,凡甘,我知道最糟糕的情況,都讓你遇到了,但你一定要相信一件事,就是你仍然是很幸福的!因為很多人一出生,就沒有作夢的權利,至少我們還有健康的腦袋和身體。凡甘想到自己的大哥,每一次癲癇發作對他的腦部就是一次傷害,從還會簡單的算術到不認得字,口語表達能力受限,凡甘轉換念頭,不再有放棄的想法。
凡甘重新檢視了自己的人生清單,他想要從醫,像他的主治醫師一樣能幫助更多病患,高中時凡甘考上台北市建國中學,他利用課餘打工賺生活費,大學雖沒考上醫學院,而上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但也開啟他不同的人生視野。凡甘在進大學前的那一年暑假,醫師找來家人討論親屬間器官捐贈讓凡甘換腎的可能性,只是爸爸年老體弱、媽媽也罹癌治療、二哥因為從事軍職必須有強健體魄,當親屬捐腎這條路看似無望時,在一旁的大哥默默地發出聲,他問醫師為什麼他不能捐腎給弟弟,這時全家都驚訝著,一方面是因為哥哥的智能障礙讓他在表達意見時是有困難的,一方面是哥哥會這樣主張,完全出乎家人意料。但也因此,凡甘有了重生的機會,凡甘接受哥哥的一顆腎臟後,不再需要終身洗腎。
凡甘感謝哥哥的大愛,感謝家人的一路陪伴,他在大學時曾到柬埔寨去做志工服務,協助當地婦女賣手工縫製的包包,改善家庭狀況讓家裡的小孩有機會上學,在柬埔寨看到貧窮、無乾淨水源、物資缺乏的家庭是這麼辛苦的生活著,凡甘對自己未來有新的想法和轉變。他在大學畢業後,成為為台灣而教協會首屆偏鄉教師到台南市新山國小任教兩年,現於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擔任研究助理,他的目標是在教育上,找到能讓台灣家長和孩子們除了傳統體制外,更適合的學習道路。
柑園國小學生問,如果凡甘哥哥沒有生病的話,人生志向會有什麼不同?國中時到底是什麼原因,怎麼會只是生病就這麼嚴重必須終身洗腎?家裡還有一個二哥,當你在做換腎手術時,二哥也有在醫院陪伴嗎?大哥捐腎給你後,他現在過得好嗎?孩子們十分投入地一起和凡甘回顧他的生命歷程。謝謝柑園國小的師生們,謝謝大家在這兩堂課的時間,聽聽別人的故事,想想自己的人生,我們都是幸福的人。
徐凡甘在柑園國小分享的活動圖檔:
